跑偏的自主招生重重地踩了教育公平一脚

来源:转载       发布于 2011-01-16    已有  人阅读

清华招办主任说,今年通过清华初审考生中约1/4学生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此前复旦大学校长坦言,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不公平。除了出行住宿等高成本外,五花八门的考试内容也成了农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绊脚石”。(1月13日《新京报》)

教育公平是理想,教育不公是现实,但教育所做的应该是朝着公平的大道上行走,唯其如此,才能让公平的阳光撒向人间,才能让那些天生遭受教育不公的农村孩子享受阳光。可现在的自主招生,却是天生尊贵,很自然地将那些贫寒子弟阻挡在门外。清华自主招生,七成学生来自大中城市,应该是意料中的结果。这只不过是在教育不公平上又重重踩了一脚。疼得久了,也就不疼了。

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来说,太过于昂贵,一方面是受高成本牵制。报考一所学校起码要3天,家长陪着去外地城市,食宿少则上千元,多则几千元,这笔开支是个不小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内容太于“昂贵”。2010的高校自主招生中,“偷菜”、“网瘾”等年度热门话题都进入了试题,农村考生的知识面受到考验。农村学生无力上网,自然不懂“偷菜”的乐趣,他们永远在网外“打酱油”;“网瘾”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永远是飘忽不定的“浮云”。自然也就没戏了。

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是狭窄,其实,所谓的知识面也是相对而言的。城市的学生是懂得“偷菜”,但如果考“种菜”呢?城市学生的知识面何尝算得上宽呢?但自主招生恐怕永远都不会考如何区分五谷,如何种田摸蟹。

教育不公就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农村的教育之弱也是众所周知的。自主招生为何不向农村倾斜?这样的疑惑,对于大学来说,恐怕是个笑话,自主招生招谁?说穿了就是掐尖,人家怎么会主动向农村学生招手呢?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农村的学生又如何能够超过城市的学生呢?

自主招生不是慈善家,也不是教育不公的“救世主”,我们不必对此耿耿于怀。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不是希冀自己立马就能够和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能够和城市学生“平分秋色”,而是希望教育公平早日来到,让农村学校的条件能够尽快好起来。教育公平才是农村学生向往的阳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解决择校等问题,这也许能够带来转机,可惜可叹也有些可恶的是,昂贵的自主招生又重重地踩了教育公平一脚。(郭文斌)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