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孟芊:联考高校地位平等 “华约”称呼不妥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于 2010-12-04 已有 人阅读
集团对抗:未来趋势?
逼近11月底,北京一位教育口的跑线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打电话给所有熟识的招生办主任时,他们都告知自己在广西南宁“开会”,但开会的具体内容“不便透露”。
南方周末记者得知,这是教育部直属约90所高校关于招生工作的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自主选拔的工作办法》的初稿。其间,招办主任们在舆论压力下也讨论了不同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是否应当错开时间,但并未就此形成决议。
此前《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有两位匿名的“盟内”招生办主任,他们对联考制度作出了大量的负面评价,诸如“(联考出发点)就是为了垄断生源,其他都是说辞”,“我们压力太大了,现在骑虎难下”,等等。大家也纷纷猜测这两个高校招办主任是谁,如同都市白领喜爱的“杀人”游戏。“联盟里面的关系很微妙,我们也不能细琢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前北大附中校长康健说,“谁决定入哪个联盟,可能也有很多偶然性,比如跟校领导的喜好有关,也可能就根据时下的风潮来决定。这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过两年很快加入、退出,甚至‘跳槽’都完全有可能。”但无论如何,随着第三联盟的出现,自主招生联考几乎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三十余所高校。“集团对抗”在很大程度上被默认为一种发展趋势,很多其他教育部直属高校也在纠结于是否入盟,或是干脆另结联盟。
另一方面,关于自主招生考试的利弊讨论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最大的争议之一在于,目前取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学生大多来自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记者电话采访了福建、四川、安徽等地的欠发达地区中学,他们听说了“北约”、“华约”大战,但都表示不是很关心。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的高三教师陈驹说:“好像对我们农村和县城的孩子越来越不利,这种考试,我们更加比不过城里文化氛围好的富裕孩子。”针对这样的声音,除了对困难地区的困难考生提供面试补贴,清华大学联盟今年已经推出了IPV6远程面试,距离学校1000公里以上的地区考生通常不再需要到北京来。同时,清华大学今年还专门推出“B计划”,专门针对长期生活在欠发达地区,各方面素质又很优秀的考生进行自主招生优惠。“这些孩子‘给点阳光就灿烂’,当你把教育资源补齐的时候他的表现会非常好,”孟芊说,“这种叫好又叫座的事情为什么不干?”在高校联考的争论声中,也有学者一直在呼吁不要过分关注招生,而忽略了教育改革本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说,“那就是只顾收获,不顾耕作。希望中国社会不会变成‘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