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现状分析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7-11-25 已有 人阅读
北京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我国及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全国一样,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学科专业结构的不合理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的主要表现。因此,进行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北京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基本情况及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有以下特点:
表1 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统计表
学科门类 统计项目 |
哲学 |
经济学 |
法学 |
教育学 |
文学 |
历史学 |
理学 |
工学 |
农学 |
医学 |
管理学 |
合计 |
一级学科数 |
1 |
1 |
5 |
3 |
4 |
1 |
16 |
21 |
6 |
7 |
5 |
70 |
目录中一级学科数 |
1 |
1 |
5 |
2 |
4 |
1 |
16 |
21 |
7 |
8 |
5 |
71 |
专业种数 |
4 |
13 |
13 |
11 |
82 |
5 |
33 |
85 |
12 |
21 |
25 |
304 |
目录中专业种数 |
3 |
4 |
12 |
9 |
66 |
5 |
30 |
70 |
16 |
16 |
18 |
249 |
目录内专业 |
3 |
4 |
12 |
9 |
65 |
5 |
28 |
61 |
11 |
17 |
18 |
233 |
目录外专业 |
1 |
9 |
1 |
2 |
17 |
|
5 |
16 |
1 |
4 |
7 |
63 |
工科引导性专业 |
|
|
|
|
|
|
|
8 |
|
|
|
8 |
专业布点数 |
10 |
91 |
79 |
27 |
316 |
13 |
167 |
350 |
22 |
35 |
241 |
1351 |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版)
(一)学科覆盖面广,专业种类全,布点多
截止到2003年2月,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70个一级学科(即专业类别),共设有305种专业,布点数1351个。与国家教育部1998年制定的专业目录对照,一级学科数占目录内71个一级学科的99%。
(二)北京高等教育现有专业结构状况表明,其结构特征已基本上受市场决定,实现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转变
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门类专业发展很快。从表 2可以看出:专业平均布点数排在前3位的是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北京高校分别是10、7和6.1,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分别是5.1、6.3和5(见表2)。
表2 各学科专业平均布点数
|
哲学 |
经济学 |
法学 |
教育学 |
文学 |
历史学 |
理学 |
工学 |
农学 |
医学 |
管理学 |
北京地区 |
2.5 |
7 |
6.1 |
2.5 |
3.9 |
2.6 |
5.1 |
4.1 |
1.8 |
1.7 |
10 |
市属市管 |
0 |
6.3 |
5 |
1.1 |
2.5 |
1.5 |
2.3 |
3 |
1 |
1 |
5.1 |
从在校生数看(见表3),2002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学科门类中,工学门类和管理学门类的本科在校生数占本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居前两位,分别是 37%和17%,农学最低,占2%。经济学和法学虽然在总数上不占优势,但每种专业的平均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是514、533和1691、1931,居第三、第二位,在管理学之后,显示了其发展的强劲势头。
表3 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各学科门类每个专业平均在校生和招生数
|
哲学 |
经济学 |
法学 |
教育学 |
文学 |
历史学 |
理学 |
工学 |
农学 |
医学 |
管理学 |
平均在校生 |
153 |
1691 |
1931 |
758 |
534 |
333 |
802 |
1441 |
492 |
492 |
2250 |
平均招生 |
51 |
514 |
533 |
232 |
171 |
103 |
251 |
408 |
135 |
140 |
671 |
在校生 |
612 |
21984 |
25107 |
8339 |
43797 |
1667 |
26496 |
122467 |
5901 |
10326 |
53998 |
招生数 |
203 |
6685 |
6923 |
2547 |
14031 |
517 |
8284 |
34696 |
1615 |
2949 |
16095 |
(三)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加快发展宽口径及新兴学科专业
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宽口径专业及新兴学科专业得到较快发展。以工科为例,北京普通高校现有宽口径的工科引导性专业种数8个,布点29个。北京普通高校设置目录外专业63个,布点94个。
(四)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类专业发展较快
北京高等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布点1998年是 106个,近4年增长了55个,2002年达到161个,年平均增长率为11%(见表4)。
表4 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信息科学类和生物科学类专业布点情况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2002年布点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2002年布点数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8 |
070401 |
生物科学 |
7 |
070703 |
地理信息系统 |
6 |
070402 |
生物技术 |
9 |
07120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8 |
080607 |
生物医学工程 |
5 |
080602 |
自动化 |
23 |
081102 |
制药工程 |
4 |
080603 |
电子信息工程 |
20 |
081801 |
生物工程 |
6 |
080604 |
通信工程 |
16 |
|
|
|
08060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6 |
|
|
|
080606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 |
|
|
|
080609Y |
信息工程 |
5 |
|
|
|
11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1 |
|
|
|
合计 |
161 |
|
|
31 |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版)
二、北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的科类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工科专业所占比重最大,工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28%,布点数占总布点数的25%,在校生数占总在校生数的37%。而且在工科专业内,传统工科专业比重还比较大。农学和医学专业数和布点数分别占总数的4%、2%和7%、 3%。这一状况不能满足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二)高校热衷于创办投入少、教学成本较低的经、法、管类专业
由于经、法、管类专业与工科专业相比不需要大量实验设备,因而投入少、成本低,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此类专业,使得此类专业增长过快、布点过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有的已经过剩。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专业平均布点数,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均居前三位。
(三)学科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
2002年,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布点28个,法学专业布点26个,英语31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9个,工商管理28个。而且重复设置的专业,不同院校也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实行错位竞争,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特色不突出。
(四)专业面窄、文理分割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学科专业之间融合不够
工学内在的品质还难于起到提升工商社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工学的人文品位低,无论是大的工程还是小的产品,缺乏独特的文化格调;其次是工学的设计内涵偏低,假冒盛行;工学的环保意识不足,绿色、安全的意识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中体现不够,难以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和规则。经济学门类专业的问题是,合乎国际惯例的职业化训练不足,国际规则和 WTO规则的知识缺乏,法律意识的培养和重视不够。因此,这类学科专业虽然数量上发达,但其培养的人才的知识
结构与客观需求不符。
(五)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
一些学校仅仅从经济效益出发,不顾办学条件,申报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专业,造成了有些新办专业培养质量不高。有些学校受扩招的压力,不考虑社会需求,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办一些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专业。一些高校只重视专业数量的增长,轻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对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政府宏观管理与高等学校自主办学
扩大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其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要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统一起来。政府应该转变职能,由过去对高校专业设置的“集权性”、“单一性”的直接管理模式,向“宽松性”、“开放性”的间接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将专业设置权下放到学校,让高校自主进行专业的设置、改革和创新。政府对专业的设置应该由前置性审批转变为后置性评估。专业目录的作用应该由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从学校来讲,应该在政府宏观管理下,依法自主设置专业。要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面向社会需求的灵活的专业设置机制。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和监控体系,促进专业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而保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专业的非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的差异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文化背景以及对各类人才需求数量的变化,对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各地应该有计划地扶持一些能推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高新技术专业,通过重点投资,建设重点专业。从学校来讲,应该根据各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集中人力、物力,建设出具有竞争优势、适应本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
北京要成为首善之区,建设国际大都市,既要重点支持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医药、新材料、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大力扶持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金融、贸易、法律、旅游、建筑、农业等学科专业的建设外,又要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重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合,促进新的学科专业方向的形成,如政策科学、传播学、家政学、艺术教育等专业。
(三)关于专业口径
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专业口径的宽窄应不同。专业范围的宽与窄一直是专业划分和设置中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是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但是专业口径的宽与窄因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而异,很显然,在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中,对专业口径有不同的要求。本科专业通常以宽口径为主,专业覆盖面广。专科专业强调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口径相对较窄。研究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