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问题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0-01-27 已有 人阅读
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的“合成”现象。如果片面认识,难以得出理性结论。但由此引出的诸多话题,却很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
2009年高考临近,有关报名人数减少的消息忽然成了热门话题,而且不断有新的补充。有人说,这是课改压力的影响;有人说,这是“高考改变命运”观念转变的表现;有人说,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还有人说,这主要与适龄人口减少有关……总之,这是高考“降温”的信号。论者褒贬兼有,莫衷一是。
细细考察各种说法,应该承认,各自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能单独成立。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的“合成”现象。如果片面认识,难以得出理性结论。
“适龄人口减少”是事实。教育部门给出的数据说,去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49万,2009年则减少为834万,明年更锐减到803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与“课改压力”、“观念转变”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据此说“现在的高考没有问题”,也是不能成立的,特别是由教育部门出面强调“适龄人口减少”是主因,让人感觉有回避问题之嫌。同样是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2009年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些“适龄人口”为什么弃考呢?当然值得探讨,更值得教育部门分析。
“课改压力”可能为部分学生弃考作出解释。因为担心课改后高考变化大,难有好成绩,转而他求。但是,这同样不能成为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充足理由。近日北京、重庆相继传出部分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的消息,倒是可以为此做个注脚。至于因为大学费用高,贫困家庭无力负担而被迫弃考、某些地方为保升学率“动员”学生弃考,就更是另外的问题,不仅与“高考降温”无关,而且与“转变观念”更不沾边。
“就业困难”也是事实,但不独2009年有,去年、前年同样存在,而前两年高考报名人数是增加的,因此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如果把就业难作为一个因素,那么,就教育而言,更需要探讨的是高校专业设置、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而不能简单归结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否则,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考改革问题还会被各种现实或非现实的“原因”搁置。
“转变观念”可能是唯一比较“靠谱”的说法,但却未必都是积极的。如果说,学生和家长们都想明白了,不再挤大学的“独木桥”,当然是好事,但现实中,主动或被动弃考的、及早出国留学的,其观念的“转变”能够令人乐观吗?要转变观念,恐怕更需要的是教育部门,是学校,是教师,是家长,而不是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求学,希望掌握知识和本领,没有谁自甘人后。
报名人数减少,高考并未“降温”。但由此引出的诸多话题,却很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毕竟,普及和接受高等教育是政府与公众都在追求的目标,它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妨借此话题,认真检讨和完善一下我们的高考制度设计,以及相关的教育、就业政策,除弊兴利,把高考和高等教育推向更加公平、更加合理、也更加有效的境界。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