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破冰之路”能否越走越亮堂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0-01-06    已有  人阅读

日前,复旦大学一份针对自主选拔录取学生进行的跟踪调研引起了广泛关注。调研显示,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直接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也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学习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志向也更为明晰。

  2003年,我国启动了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弥补高考制度不足为目的的自主招生改革,开始了探索多样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模式的“破冰之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又在上海率先进行了“面试说了算,高考作参考”的自主招生新探索——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并实现了自主招生比例从5%到10%的突破。

  尽管在自主招生走过的7年和自主选拔录取走过的4年中,各种争议不绝于耳,但不可否认,通过自主招生的探索,“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正在改变,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命题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

  成效初显:自选生素质特长突出

  4年中,自主选拔录取为越来越多学生开辟了新的通道。仅2009年上海交大录取的学生中,就有6名学生没有进入一本线,但最终被录取,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考核环节中表现优异。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陶正苏认为,虽然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做法各有不同,虽然坊间对像考百科全书、问“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自主选拔录取面试环节仍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这项改革对于选拔和培养“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显然起到了鼓与呼的推动作用。

  根据复旦大学的调查显示,2008年,自主选拔面试预录取的454名上海学生与高考录取的455名上海学生相比,虽然平均高考成绩略低,但第一年的学习成绩却明显反超,其中自选生的平均绩点(GPA)要比直接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高出0.23,而最低绩点更是高出0.79。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表示,产生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的教育与中学的教育相比更强调自主性,而自选生们普遍在学习主动性上表现出了优于其他学生的特点。复旦学院4年的连续跟踪调研显示,在谈到影响自己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时,51.9%的自选生选择了理想志向,39.8%选择了个人兴趣,相比直接经过高考进入各专业院系学习的学生而言,自选生们大多对所学专业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4年中的学业及4年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较为完善的规划。

  更意味深长的是,调研还显示,七成自主选拔录取学生加入了学生社团,44%的学生担任了班团干部,大部分辅导员反映,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时相对其他学生更积极、更热情。

  难题待解:理念转变是关键

  一份由上海市教科院联合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苏浙沪高中教育的影响调研”显示,有57.8%的学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了,46.7%的教师表示,“自主招生使自己的教学负担和工作压力加大”,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因是,部分高中调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教学内容,并且开设有针对性的“应试”辅导。

  “自主招生的确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社会也需要纠正对自主招生认识的两个误区。”陶正苏认为,其一,高校自主招生的本意就在于突破“应试”模式,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所以并不希望学生和中学做“应试”的准备;其二,选择偏才、怪才也并不是自主招生的主要目的。陶正苏认为,自主招生的目的在于探索多样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之路,“通过选拔方式之变真正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之变,这才是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所在,而这需要各方理念的转变。”

  据了解,2008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名额已经扩大到了500名,超过了两校年录取上海学生总数的一半。“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这一改革时,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需要学校去鉴定和推荐时,它必将推动中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陶正苏说。

  丁光宏建议,如果自主选拔预录取学生能免于高考,那高校就有可能组织这些预录取考生先期接受大学预科教育,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还可以提前进入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或许更有利”。

  破冰前行:改革步伐在加大

  据了解,2010年,拥有5%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将从76所增加到80所,对比2003年的22所,翻了近3倍,而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6年间翻了6番。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将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推向上海之外的地区,北京大学推行了自主招生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自主招生“破冰”的步伐正在不断地加大。

  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5所著名高校首次联合启动了被称为“五校联考”的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的新探索。

  与以往的自主招生改革相比,这项改革的探索意义更大:学生拿着联考的成绩就能去申请各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一名学生将有可能同时拿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比较之后作出自己的选择;绝大多数考生将在本省完成笔试,只需要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不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降低了考生在多个高校之间来回奔波应试的成本;由于试卷是由五校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命题,5所高校不参与通用科目的命题、阅卷和考务工作,有助于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联合招生也好,“校长实名推荐制”也罢,选拔方式越来越多,我们期待着自主招生“破冰之路”越走越宽。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