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被附加了很多其他意义 “高考状元”变奏曲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于 2012-07-17 已有 人阅读
随着各地高考(微博)成绩的发布,一年一度的高考状元再一次聚焦人们关注的目光。今年似乎格外热闹,先是人大附中连续多年高产状元。随后,云南教育厅长向高考状元开炮;紧接着,各种状元笔记在淘宝上高价热销,各种生产状元的“神一样的中学”也被搬上了报刊……高考状元,已突破了以往“考试的优胜者”的定义,人们对他们的关注也不再局限于学习本身,而是不断被附加了很多其他的意义。
□前奏
超级中学垄断状元
6月23日,北京高考出分。人大附中学生韩牧岑、李泽分别获得北京高考文理科第一名。这已是人大附中连续5年产生高考状元。从2004年至今,9年间,人大附中已诞生北京文理科状元共10人,成为近年盛产北京高考状元的牛校。
类似这样的状况并不少见。河北衡水中学,2008年至2011年,该校共有278人考入北大、清华。2011年高考,该校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同年,在全省前200名中,衡水中学学生占了近一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今年毕业的0901班,全班59人全部上一本,32人预计被清华、北大录取,平均成绩647.8分,被称为“最牛高考班”。
高分学生集中且考入名校人数较多,这些重点中学中的“重点”被称之为“超级中学”。在不少省份,北大清华招生名额的一半都被少数几所高中占据,名校竞争呈现明显的“超级中学支配格局”。
优秀生源过于集中在少数学校的现象令人担忧。著名学者杨东平指出,“超级中学”是违反教育规律、有害无益的。它高扬的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延续的是“效率优先”的“教育产业化”路线,它的成功是以牺牲大多数学校的利益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代价的。
□高潮
教育厅长炮轰状元
针对“高考状元”,近几年,多部门联合发文禁止炒作。可每年高考结果一公布,全国各地争先以“高考状元”为由头大篇幅报道,有的甚至把“状元”平时怎么睡觉、怎么吃饭、喜欢吃什么、喜欢干什么等都一并公布。
就在社会对各地状元持续热捧时,云南教育厅长罗崇敏关于“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言论给状元热泼出了一瓢冷水。作为教育部门的官员,如此高调炮轰状元热,罗崇敏可谓是首开先河。他调研了云南近十年来22名“高考状元”和奥赛获奖者,发现他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大建树。他还查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124名高考状元,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罗崇敏认为,热捧状元的背后,暴露的是高考制度中的弊端,应该优化高考。凭一张试卷来评价一个学生12年的学习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显然是不公平、不科学、不合理的。
□转折
四川考生被状元
615分,这是四川自贡考生林浩然的成绩。对于这个高出四川理科一本线近100分的成绩,理应是令人高兴的,但对林浩然来说,这样的成绩给他带来的却是无奈、失落,甚至是愤怒。因为一则网上的假消息,林浩然经历了一场被状元的闹剧。
6月21日下午,四川省高考成绩还未正式公布,一条理科状元出自富顺二中2012级林浩然682分的消息,就在微博以及自贡本地的多家论坛、贴吧上开始传播。随后,媒体纷纷登门采访,林浩然一下子成了大名鼎鼎的状元。最早联系林浩然的媒体,在22日凌晨一两点赶到学校,大部分媒体则在当天上午至中午的时间赶到,接近十家。
22日一整天,林浩然一家还有他的老师,都在忙于接受采访,而面对状元喜讯,学校也开始早早准备。根据《成都商报》报道,记者在富顺二中校门保卫办公室里,就看到已经堆放的多箱礼花。
然而激动和喜悦都没有超过36个小时,22日晚上9点多,在富顺县招办,林浩然的老师们得到了最终确切的消息,林浩然今年的高考分数是615分,与网上传言的682分相差了67分。
从被状元到假状元,短短两天,林浩然一家可谓经历了一次从大喜到大悲的跌宕戏剧。当央视记者准备与他连线采访时,电话另一端浩然的情绪依然激动。他说这件事情已经给他和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希望再被媒体打扰。
在这次被状元的乌龙事件中,媒体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几何时,媒体对状元的追逐已到了疯狂的地步。今年北京高考出分当天,记者就亲眼见到,几家网站为了争抢状元第一时间做客访谈,不惜派出豪车接送,甚至公然上演“抢人”大战。而为了第一时间发布状元归属的消息,一些同行不惜提前数小时在盛产状元的中学门前苦苦蹲守。
□尾声
状元笔记网上热卖
目前,高招一批录取已进入尾声,各地状元的归属也已明朗。香港大学高调宣称今年囊括了21位内地“省市状元”,还有部分状元纷纷归入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麾下。继去年北大、清华公布状元数引发公众恶评后,两校也已宣布,今年不再发布状元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凭着优异的高考表现,状元们能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已不再是悬念。
状元们的成功也催生着后来者对他们学习经验的探寻,状元笔记、状元纠错本、状元演讲会等贴着状元标记的衍生品开始爆红网络。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高考状元笔记”搜索,出来了1560多条待售信息,买齐一套5科笔记,贵的200多元,便宜的百余元。
记者随机点开上海一家网店,看到里面所售状元笔记号称由复旦大学团队精心整理编辑,汇集了黑龙江省11年状元的高考笔记,文科159元/套,理科169元/套,文理科笔记最近30天的成交记录均已突破了100件。而在武汉一家网店,标称是由黄冈中学、人大附中等重点高中单科或全科状元的手写笔记复印而来,“知识点覆盖全面,复习思路清晰,可以成套买,理科168元/套,文科155元/套;也可以单科买,语文、数学、历史、物理等每科笔记价格38-45元不等”。
对于状元笔记网上热卖,部分中学教师表示,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笔记有一定借鉴作用,但不能过分依赖。笔记的个性化很强,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学生不宜简单照搬其他高分学生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单纯照搬别人的笔记,可能反而降低了自己归纳概括学习要点的能力。
□观点
理性看待状元现象
从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开始中国高考状元的调研,分析他们的家庭教育背景、专业选择、职场去向等。对于今年出现的由高考状元产生的种种争论事件,中国校友会网主编赵德国表示,无论是质疑拜状元,还是炮轰状元,都显示出大家对高考状元现象的理性反思,状元已失去了过去被神化的色彩,大家不再盲目迷信状元。
“这个时代需要偶像,但也很容易被推翻。”赵德国表示,高考状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胜者,他们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确实有过人之处,但进入大学,乃至职场之后,状元们的光环基本被湮没。中国校友网发布的调查显示,自1977年至2011年的35年间,中国两岸四地的2000余位高考状元,鲜有成为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大部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都“销声匿迹”,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与现今高考状元“高曝光率”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赵德国表示,造成状元职场失意的原因有多方面,不能因此成为社会诟病、抨击状元的理由。状元们本身没有错,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他们凭着自己的天资、勤奋、努力成为国家考试的成功者,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但同时,由于社会对成功评价指标过于单一,造成状元们高考之后的光环褪去。这其中既有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大陆高考状元在选择大学专业中最青睐经济管理专业,1999-2010年的12年来,近400名高考状元选择扎堆经济管理专业,另外选择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土木建筑等热门专业的状元也相对较多。赵德国表示,高考状元专业选择已呈现出逃离数理化等“冷门专业”,扎堆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的趋势。状元们在专业选择时缺乏理性思考,同门校友扎堆,未来恐缺乏施展才能机会,可能制约其职业发展,最终无法脱颖而出。
中国富豪榜上榜的亿万富豪企业家,也较少是经济管理科班出身的,在我国自主创业的亿万富豪企业家中,大多数不是经济管理专业出身,从商需要理论知识,但更器重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
赵德国认为,状元们要想成就未来职场的成功,还需在职业规划教育上多下工夫。高考状元在选择自己专业和制定职业规划时,不要单纯追逐个人的“钱途”,而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在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记者: 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