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感慨会考的不如会填志愿的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7-24 已有 人阅读
前几天,高考放榜了,和预料的一样,有人欢喜有人愁。可这两天,该填报志愿了,却见不到几个脸带笑容的学生。我问他们:“志愿一填完,就等通知了,怎么还高兴不起来?”学生说:“老师,你不知道,学校那个指导报考的老教师在会上说了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很沉重。”“什么话?”我问。学生说:“会读书的不如会考试的,会考试的不如会填报志愿的。”我顿悟:这可是一句流行了多年的老顺口溜了!
确实,学生要上一个大学太不容易了。苦读十几年不说,平时成绩优秀的,到考试那天却发挥失常,名落孙山,心情的沮丧可想而知。但是,即便你分数上线了,也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分数比分数线高不了多少的,最担心自己报的学校或专业被别的分数更高的同学抢先了;分数超线多的,当然想报一个热门点的好学校,可上一个批次的低分同学因为怕志愿报不好没书读会主动降一个批次来抢学校,弄得你分数高也高兴不起来。机会和巧合居然能左右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的命运,我们的教育真的太没有确定性了!
有个很乖巧的女生,一拿到分数,就开始预估怎么切线,一预估,她开始不安和发愁了,因为她的分数可能只在本二线上七、八分。她满脸惶惑地问我:“老师,怎么办?我可能仅比分数线高几分呢。我怎么报志愿呢?”过一会儿,她又自言自语地说:“干脆少考几分,我本三任我选。”另一个同学说:“那你就报本三呀。”她说:“那怎么行?明明上本二了,去读本三,多不甘心?再说了,上本三报名费贵得多呀!”
去年,我所在学校有个学生,高考分数低于本二线二十几分,但他大胆填了一个本二冷门学校,结果得到了本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岂不是“会考试的不如会报志愿的”?
一句顺口溜,传了几十年,至今仍然热传不息。没上线的垂头丧气,上了线的也愁眉不展,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高考机制有问题。那么,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又可行的办法来减少高考尤其是高考志愿填报的不确定性呢?我这里异想天开一下——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建议开发一种程序,让每个考生都在网上报名——如果一所学校的第一志愿的名额超员了,分数低的就会自动显示在后面,依此类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也都这样。不不,照这样报名,根本没有第几志愿的问题,你想报的学校满了,你上不了了,你就转到另一个想报的学校,一切以分数高低论。如果你分数高,但你并不适合这个学校,或者这个学校审档后给出不想要你的理由,你可以立即改报其它学校。当然,考生最初几天的填报都应该是可更改的,可设最后时间段,最终确认提交。如果真能这样,考生能不能上自己的志愿学校,是一目了然的事,而招生学校,只要在网上审档就行,用不着像现在这样花那么多人力物力。
呵呵,那么多学子还在为那句老顺口溜发愁,我们是要想点办法改进一下我们的高考运行办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