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家支招:平行志愿到底该怎么填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6-27    已有  人阅读

        随着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分数线揭晓,全省近40万考生查到了自己的考分,但对考生来说,这场考试并未结束——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安排,6月25日—28日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一次小高考。

  有人戏言:“高考是拼搏,填志愿是赌博。”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却说明:报考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同样是一种挑战。虽然今年是第二年实行平行志愿,但不少大家还是搞不清楚。为了向考生和家长介绍志愿填报的相关问题,不少学校昨天晚上都召开了高三年级家长会。

  “老师,你看我孩子的分数报考复旦大学有没有问题?”“这次高考我孩子考得不太理想,不知道填志愿时应该冒风险冲一下,还是保底求个安稳?”昨天傍晚6点多,杭州高级中学的校园一改往日的宁静,陆续赶来的家长已经相互交流起了孩子的考分和志愿选择,不少班主任也被家长们围得团团转,有的家庭甚至是一家三口一起出动。

  6点20分,家长会还没开始,不少家长已经围坐在了一起,讨论起了孩子的志愿填报:考分高的,想为孩子挑选一所最理想的大学,考分低的,也在为怎么选择一所把握大的学校而发愁,但一到家长会开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家长们像学生听课一样,认真做起了笔记,分数情况、上线人数……不愿意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对于考生来说,志愿填报是高考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今年,我省对招生政策又做了一些调整,在去年文理科一至四批的基础上,平行志愿设置扩大到艺术、体育和三类生高职。应该报考哪所大学?填写哪个专业?……一系列问题都摆在了家长和考生的面前。

  今天,本报就高考志愿填写的各类问题请教了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希望能为广大考生、家长提供参考和帮助。

 成绩优先淡化志愿

  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解读平行志愿

  □通讯员 梅莎 饶晓燕

  本报记者 金婕 章建森

  以前的录取方法是“志愿优先”。指的是在某个批次分数线上,计算机首先把考生填报的院校进行归类,在同一所学校里,依据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按投档的比例进行投档。如果某所学校第一志愿的考生在批次分数线上的已经满了,即使高分的考生第二志愿报这所学校也无法再投档了,只能降到下一个批次。

  平行志愿的录取方法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安排志愿。计算机先是按分数将所有的学生进行排序,然后再看其志愿。如果一个考生排名在全省第500名,他所填报的A、B、C三个平行志愿的学校,省教育考试院先看这个考生的A学校,如果A学校的考生没满,则进入该校;如果A学校已经满了(前500名考生中填报这所学校的人数已经达到这所学校的招生计划数,以下同),就会看这个考生的B学校,如果B学校也满了,再看C学校。三个学校都不行,这个考生只能参加“征求志愿院校”的填报了。

  计算机在检索时是按照A、B、C三所学校的顺序进行检索,尽管志愿是平行的,但是顺序也是有先后的,所以考生在填报时还是要注意学校的顺序。这次志愿填报可以用“成绩优先、淡化志愿”来概括。对于考生而言,录取几率大大提高,尤其是高分考生的落榜可能性大大降低,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还是要有一定的梯度,A、B、C三所院校不能是同一级别。如果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没有级别,就有可能落到“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

  按照这种模式录取后,高校生源分数更为集中,密度更大,原来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相差上百分,如今由于生源高度集中,对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而言,一分之差就可能有几十或上百名学生,所以最终录取结果是生源素质将相对均衡。对高校来说,录取分数线较低院校的生源可能会下降,因为过去还能录到一些志愿不当的高分考生,现在则基本不可能了。

  今年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更要慎之又慎。平行志愿能提高考生的院校志愿命中率,同时对于考生而言填报专业的难度将加大。高校生源分数更为集中,密度更大,原来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相差上百分,今年由于生源高度集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只有10多分的差距,热门专业因为高分考生云集,可能也就1~2分的分差,甚至可能出现专业无分差的情况,此时考生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否则即使考生达到了某高校投档分数线,仍可能因为他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而落榜。

  院校志愿的填报固然重要,但千万不可忽视对专业志愿的选择。填报专业志愿前,考生最好通过咨询选报的高校来确定保险系数高的专业。而且即使高考录取时专业不是非常满意,现在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打开了转专业的大门,不少高校都接受学生转专业的申请,只要理由充分,条件符合基本能得到满足。

 常见问题解答

  1、我查到的分数和我的估分差距很大,想查一下,怎么查卷?

  答:成绩查对限查主观题评卷中有无漏评、积分及统分差误,不查评卷宽严,不查客观题。每考生限查一科(一科有误,续查其余3科)。 具体工作程序为:

  考生接到成绩通知单后,若对某科成绩有较大疑问,凭本人准考证和高考成绩通知单,于6月25日17:00前直接向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办理查对申请手续,逾期不再办理。应届生可到所在学校咨询。

  对纠正成绩的考生,允许其修改已填报的志愿,修改后的志愿由各地招考机构于7月3日17:00以前反馈省教育考试院。

  2、如果被香港的大学录取,还能不能再选择内地大学?

  答: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纳入提前批招生外,香港的其他学校在7月7日前录取完毕,一旦被香港的大学录取,内地高校原则上将不再录取。

  3、往年常发生一些不正规的学校乱发录取通知书的现象,考生应该怎么辨别?

  答:从去年开始,如果某生被某所学校录取,除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外,还将收到一张由省教育考试院盖章的考生录取信息确认表,如果只有录取通知书,没有这张确认表,则不被国家认可。参加统招的香港高校也有考生录取信息确认表,自主招生的则没有。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