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大学尽量上 志愿填报有诀窍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6-25 已有 人阅读
本报记者 叶琦
本报讯 从28日起至30日,全省逾32万考生将面临着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填报志愿。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
招生形势
根据省教育厅近日公布的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招计划,分析今年高招录取形势。今年福建文史类和理工类的招生至少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文史类“大翻身”,录取率赶超理工类;二是虽然理工类招生计划数有所增加,但由于考生人数增加得更多,因此理工类录取率比去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此外,今年“高职单招”的录取率也有所下降,今年为60%,去年为71.8%。
NO.1:文理招生数增加9000余人
根据福建招生计划册上的统计,今年文史类、理工类和高职单招总招生数为183994名,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体育、音乐和美术,因为音乐和美术有不少院校的招生计划不分省,无法确切统计出真正的招生计划。今年计划招生183994人,扣除“高职单招”(专门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文史和理工类的招生计划为174877人,比去年多了9022人。
NO.2:文史类录取率今年“大翻身”
文史类今年录取率为62.4%,超出理工类,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今年全省文史类考生比去年减少1000多人,但是招生计划却增加近3000人。
虽然今年招生数增加的“大头”在理工类(文理总招生数增加9022人,其中理工招生数增加6055人),但是,理工类今年考生数比去年增加近2万人,使得理工类录取率比去年下降近一个百分点。
不过,文史类的本一批录取率仍然维持在低水平,即平均每100位考生,只有两三人能考上本一文史类院校(专业)。
NO.3:本科增幅形势喜人
往年本一、本二增幅并不十分明显,但今年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招生人数增幅喜人,特别是本一和本二。今年福建本一招生数增加的一个“功臣”是华侨大学在闽招生计划全部安排在本一批,本一因此增加1000多个招生计划。
志愿要点
NO.1:本科专科分开报考
今年实行本、专科志愿分别填报的政策。6月28日至30日,填报体育类志愿,普通文、理科本科志愿和“高职单招”志愿。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前往各报名点领取表格填报志愿,按时上交志愿卡,逾期不予接受。8月9日—10日,填报文、理科专科志愿。届时考生到各自的高考报名点领取专科志愿卡,按规定时间上交志愿卡,逾期不再受理。
除此之外,9月20日—21日,补报高职高专志愿。未录取的线上考生应主动前往各县(区、市)招生办了解补录计划和补报志愿事宜。
NO.2:每人可选37所高校148个专业
本科提前批每位考生可填报一个第一志愿,三个参考志愿;而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提前批的每个批次,每人可以报考一个第一志愿,五个参考志愿;在高职高专批,每位考生可报考一个一志愿,八个参考志愿。在上述的每个志愿中,考生都可以报考四个专业,并有“愿否在本院校专业调剂”的调剂栏。总的来说,考生每人可填报37所高校的148个专业。当然,其中不包括少数民族预科班。此外,如果考生选择的院校只在福建省招收一两个专业,考生也没有那么多专业选择。
NO.3:本科批录取将分批征求志愿
提前批———重在把握机会
[要点]院校层次与分数相对应
本科提前批院校栏设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三个有顺序的参考志愿院校,每所院校均设有四个专业志愿和愿否在本院校专业间调剂的调剂栏。在提前批招生的包括师范类专业、航海、军事(含国防生)、公安、海关、安全、机要类等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首次列入提前批统招,录取成绩达到重点线(“本一线”)的考生。从实际录取情况来看,这两所港校几乎包揽了所有报考提前批的尖子生,港校录取平均分位居前列。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计划本提前批出现按本一(或本二、本三)批录取线录取的学校,指的是这些学校是按本一(或本二、本三)批次的录取线录取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分数,上了哪个批次的录取线,才可以填报哪个批次的学校。
[建议]最大限度赢得入门机会
本一批———强调拉开梯度
[要点]二志愿空间缩水
参加本一批录取的院校是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和进入“211工程”的高校。本科一批院校栏:设有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五个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院校,每所院校均设有四个专业志愿和愿否在本院校专业间调剂的调剂栏。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对生源计划的调整一律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软件在网上进行。高校生源计划调整必须在其招生规模内,征得有关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的同意。因此,部分高校有可能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空间就更小了。
[建议]
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20分一档选择参考志愿
5~10分一档选择专业
有的考生考分达到投档线,被高校调档,却由于专业志愿填报太高、其他条件更好的学生已经录满等原因而未能被录取。建议考生认真对比2008《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专业篇),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各专业志愿间要有5~10分的距离。如果对专业不太计较,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提醒]
1.分数占有绝对优势(超过重点线120~130分以上)的尖子生第一志愿有希望报考北大、清华等高校。
3.成绩在本一批中等及中等以上的考生(超过重点线50分左右),有希望报考厦门大学,但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好第一专业,也可以报考一些一般重点院校,建议要服从校内专业调剂。
4.本一批中等以下的考生有希望报考一些省属的“211工程”高校,也可以报考福州大学、华侨大学较好的专业。
5.位次在重点线边缘的考生,有希望报考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的一般专业,也可以报考偏远地区的重点院校或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
本二批———尊重兴趣爱好
[要点]临界考生重视本二志愿
在这一批次录取的是非重点院校,即人们常说的“一般”院校(本科)。本科二批院校栏:设有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五个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院校,每所院校均设有四个专业志愿和愿否在本院校专业间调剂的调剂栏。如果考生的成绩正好在一本、二本之间徘徊,应该重点填报好二本志愿,确保被二本中好的学校录取,与此同时,也要填报好重点高校的志愿,如果填得好,也有可能被重点高校录取。
[案例]本二一样入读名校
考生小X(文史类)2007年高考成绩565分,正好踩在本一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上,在本一批填报志愿时,小X选择了本省招生人数比较多的福州大学,希望能够增加录取机会。不料当年福大文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68分,平均分超本一线12分,这意味着有大量与小X成绩接近甚至超出的考生也填报了福州大学,小X及一批同等志愿考生从该校落榜。虽然本一批落选,但小X的本二批志愿选择得比较恰当,很幸运地一志愿被南京财经大学录取,该校近年在闽招生的平均分均超过本二批最低控制线70分左右,但2007年录取爆出冷门,录取的最低分是516分,平均分超本二线仅45分,也算是圆了小X上名校的梦想。
[建议]选择有效志愿更为重要
这一批次选择志愿时,学校梯度不再是考虑的重点,当然,也要注意参考往年录取情况,不要把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作为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却把录取分数低一些的作为第一志愿。如何判断高校梯度,可参照2008《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进行比较。由于对志愿梯度的考虑要少一些,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就可以更注重自己的专业爱好和学校爱好,在专业爱好和学校爱好中进行全面评估。此外,还要注意参考志愿的有效性和四个专业的有效性,如果不是特别不愿意,建议文史类的本科二批院校间尽量选择服从调剂。
[提醒]
1.成绩在重点线以上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二本院校,特别热门的院校即使是一般本科,其成绩也可能大大超过重点线。2.本科线以上的优等生可以报省外较好的本科院校,但要认真考虑参考志愿,注意留有余地。3.本科线中等及中等以上考生可以报考省内高校,如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以及省外一般本科院校。注意第一专业起点,校内专业调剂务必服从。4.本科线上的中下考生要尽量避开以上院校,最好报考省外地处偏僻的一般本科院校。5.本科线边缘的考生应报考边远地区院校或农林院校的农学类专业。6.本科线以下的考生要充分利用招生政策,直接报考公办学校独立学院,争取被本科院校录取。
本三批———综合比较选其所长
[要点]争取“保本”
在这一批次录取的是民办本科高校以及公办高校设立的独立学院。本三批是否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牵涉到“保本”问题,但由于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收费较高,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考生要慎重填报。
[提醒]
NO.1:独立学院须授自己的学位证
今年独立学院有一点很重要的变化:从今年起,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位证,将和母体高校脱钩。也就是说,今后独立学院必须自授学士学位。以往的规定是,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证都是由独立学院颁发,但学位证多由“母体高校”授予。今年教育部规定,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也就是说,从今年录取到独立学院的这一届新生开始,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将和母体高校“脱钩”,而现有在校学生仍可获得“母体高校”的学位证。
NO.2:注意甄别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普通公办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上的资金结合办学的民办性质的本科教育机构,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及独立的校园、师资、财务等办学条件。独立学院的收费通常要明显高于公办学校。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院的毕业文凭是以“××高校××学院”的名义颁发的。
NO.3:独立学院VS民办高校
同是民办性质,独立学院与一般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也有一定的不同。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都是本科,而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大多为专科;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要求也低于纯民办本科层次院校。
NO.4:独立学院专业强调“应用”
从专业特色和办学方向上来看,独立学院强调“应用性”。截至今年4月,全国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有315所,其专业设置都是市场有一定需求,且在其所依托的公办高校中比较强的专业,其所需分数比一类、二类本科都低,也便于成绩稍差但对本科教育有需求的考生报考。记者浏览了部分独立学院的招生计划,其专业设置通常都是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专业或所依托的公办高校中的强势专业。
NO.5:选择独立学院四要点
专科批———不要轻言放弃
专科批录取的院校是专科高等学校和本科院校中的专科专业。今年安排在我省招生的省内外各类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人数中,本科计划招收87462人、专科计划招收87415人。由此可见,有一半的考生必须选择专科院校。
(1)专科提前批院校栏:设有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五个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院校,每所院校均设有四个专业志愿和愿否在本院校专业间调剂的调剂栏;
(2)高职(高专)批院校栏:设有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八个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院校,每所院校均设有四个专业志愿和愿否在本院校专业间调剂的调剂栏;
(3)专科院校的报考志愿、专业梯度可参照本科批院校填报准则进行。
[提醒]不填意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