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长、老师在填报志愿中的作用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7-11-24    已有  人阅读

     (一)提供资讯支持

  备考中的高三学生,学业负担很重,几乎将所有能支配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但是不仅是学习考试,还得填报志愿。只有教材不行,还需有足够的资料。学习上家长帮不了多少忙,顶多是提供好一些的学习环境和后勤保障,但在提供必要的学习必备资料和填报志愿的资料方面可以帮助考生做许多事情。譬如,家长可为孩子准备如下资料:

  1.《考试大纲》及相关资料。《考试大纲》(说明)规定了高考的考核要求和考试内容,是高考复习的依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试题评析,高考题是考试大纲的准确体现,既体现了考核要求,也体现出命题思路和趋势以及各种的考试重点内容,对于备考很有启发和帮助;

  2.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当年招生工作规定、政策及体检标准;本省、市关于招生工作具体规定,这是高考和填报志愿的依据,所有考生不能不知、不能遵循的规矩和约束;

  3.高等学校招生章程。它规定了该校招生录取的规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资料;

  4.高校专业资料介绍资料。据调查,很多考生及家长对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方向等知之甚少,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不是盲从就是望文生义想当然、或二者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盲目从事。家长要准备一些相关资料,供填报志愿时参考;

  5.重点大学、重点科学分布、各高校、各专业的就业现状及前景等资料;

  6.近几年本省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及录取情况,包括录取率,各高校录取分及一志愿录取率 等本省的招生录取统计资料,越详细越全面越好;

  7.考生就读中学近几年高考升学率,包括毕业报考人数、考取重点大学、普通本科、专科的人数,考取的学校,一志愿录取率等统计资料;

  8.考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可以根据各种相关资料作些分析,结合考生本人具体情况提出选择志愿的建议。

 

  (二)只当参谋不包办代替

  天下父母是都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历来是中国父母们的共同愿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材。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家长还固执得有些过分。其实,高考志愿终究是孩子的志愿,该由孩子做主。作为家长和老师以自己的经验和分析,提供一些指导意见是应该,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包办代替,由家长或学校老师说了算。在填报志愿整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只做参谋该做的事。

  1.家长当好参谋。对于孩子平时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其考试成绩在班上、学校内处于什么水平,在全省又处于什么位置,能考取哪一层次的高校等问题,一般说来,班主任心中最清楚,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家长在帮孩子填报志愿之前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提出指导意见;

  2.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志向、兴趣和爱好,家长对孩子据此作出的志愿选择应该尊重。如果孩子的认识不全面,看法不正确影响到他作出恰当的选择时,家长应作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

  3.家长在指导孩子填报志愿之前,要作好如下的准备,才能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

  (1)全面了解各级招生政策规定,认真分析当年的招生形势;

  (2)与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起分析考生的竞争实力和所处的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了解、分析拟报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及近几年的报考人数、录取分及一志愿录取率等情况;

  (4)了解孩子的志向及大体意愿。

  4.当家长的意愿和子女的选择有矛盾时,不能强迫子女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把填报志愿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