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行情:不全是买方市场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7-11-24 已有 人阅读
1、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究其根源又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类复合型人才成了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从调查发现,以下两种人才很受欢迎:一种为文理科兼修的人才,如学经济的既懂管理又懂技术,学工程的懂管理又通经济;第二种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各类人才。
2、不同专业学科需求差距拉大
在就业市场越来越开放的条件下,毕业生们对职业的选择增多,但同时他们所学的专业又限制了择业的自由。调查中,有36.6%的单位承认他们在录用员工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专业,学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也是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如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中,有44%的单位要求招收外语人才,48%的单位急需法律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中有66.1%的单位需要营销人员,42.3%的单位需要企业管理的人才。相形之下,其它某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少之又少,以南京大学为例,2000届毕业生中需求最旺的是计算机、电子、新闻、中文、外语等类专业,其中计算机、电子类供需比达1∶20以上,需求情况较差的有历史、地理、环保、生物等专业。专业需求的不平衡是造成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有好有坏的主要原因。
3、各单位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增多
用人单位在招收各类人才时,拥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占有很大的优势。有40.9%的单位最希望录用的对象为博士、硕士毕业生,仅有 9.4%的单位愿意录用高中及同等学历的毕业生。如南京大学在200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共收到的需求信息有9000余条,其中研究生需求近4000人,而实际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为988人,供需比例在1∶4以上;本专科毕业生需求共约5000人,而实际参加就业的毕业生2161人;专科毕业生194人,供需比例约1∶2,不同学历毕业生的供需比例相差颇大。
4、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为争取到急需的专业人才,招聘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招聘的方式也更趋多样化调查发现有35.1%的单位通过登发媒体广告的形式在社会上进行公开招聘,57.1%的单位则会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有24.1%的单位会录用由熟人推荐的人员,24%的单位通过各种人才代理机构帮助物色人才,另有18.6%的单位招收主动上门应聘的人员,还有31.8%的单位会与各高校直接联系,在应届毕业生中进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