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就业难的问题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7-11-24 已有 人阅读
每年的12月~1月,都是应届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开始奔忙的时候,有人把这段时间叫做“就业季节”。在这个特殊的“季节”中,大学校园里的女生又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是女生“心中永远的痛”。
1、男女有别,求职就业亦不同
前不久在北京的北京交通大学体育馆里,一场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企专场”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NEC招聘通讯、电子、计算机专业人才。这些企业的招聘简章上有性别“限男生”的字样。有一家公司标明所有岗位均要男生。而他们所限的专业却并非全是理科,比如英语、中文、会计等。这种直接明确“不要女生”的做法,难怪女生们会觉得心里不平衡。
但最让女生不能接受的还是那种表现上没有性别要求,却在筛选简历时直接把你“剔”出去的做法。
2、分析思考就业艰难是何缘
一边是女生抱怨着性别歧视的不公平,另一边是招聘单位迫于种种原因就是愿意要男生。单位对我要选择,我对单位有要求,这样的矛盾碰撞,最终导致出现了女生就业难的现象。
其实仔细分析,女生就业难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用人单位看,各单位不愿要女生的原因无非就这么几种:一是女生不适合此类工作。二是部门里男女比例已经失调,女性人数大大超过男性;三是认为女生就业后很快就要面临结婚、生育等大事,比较影响工作,倘若是男生就没有这些问题。某单位有位领导直言不讳:“我们当然愿意要男生,女生毕业时年龄就不小了,参加工作后又要结婚、生子,哪有心思工作?”年龄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女生这方面来看,也有几点值得注意的因素。首先,女生自身存在某些影响其发展的特点。不少女生过分关注周围他人对自已的看法,比如考虑名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便是对人际关系的相对敏感。当然,人不能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注意自己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但是过分地关注自己反倒会使自己无所适从,裹足不前,抑制自身潜能的发挥。其次,传统的性别观念也束缚了女生的职业发展,男生可以高唱:“我拿青春赌明天”,可女生无论如何都作不到。她们虽然希望与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公平竞争,但却又不自觉地给自己附加了许多人为条件;她们既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但又为自己定位要安全、稳定、保险,面对两家企业,她们宁愿选择能为其解决户口问题而收入相对低一点的企业。
3、寻求出路,正视自我找对策
虽然许多单位不愿意用女生,但这并不能抹煞女生在许多方面的优势。
女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女生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有明显的优势。在设计方面,女生在和谐、典雅、美感方面更胜一筹,在文学创作、文艺表演方面也能独当一面。在运用语言词汇造句、阅读方面更为出色。现在具有多种能力无疑为我们求职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具有多种能力就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还应通过选修、辅修来拓宽知识面。女生在校期间一般都比较刻苦,成绩较男生也稳定,但女生在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略逊于男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也不如男生。针对这些,女生除了要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博览群书,增强知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目前许多单位在用人时都从未来发展考虑,比较看重外语和计算机,而女生在语言和形象思维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就必须重视这一优势。
女生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女生性情比较温和、和蔼,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适宜从事行政管理、公关等工作。另外,女生具有一般男生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忍耐力,大多数女生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职守责,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
尽管女生对用人单位特意标明的“性别限制”愤愤不平,但不应为此叹息不前,应该抛弃这种心理定势,以自信、自强的信念努力开发自己,把握自己。正视自己的优势,作好充分的准备。你想应聘某部门当一名财务人员,光有一张文凭还不够,还要能进行账物处理和财务分析;你想当公关文职人员,不仅要仪态端庄,有良好的修养,还要能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和文字处理能力。而这些都是女生的优势所在,因此女生应该把握机会,勇敢前进。
虽然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但仍有单位是以能力为依据。所以,女生应该正视自我,不畏挫折,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女生就业虽然存在着困难,但女生也有男生不具备的优点。首先要有自信,自信就是成功的一半。其次在各方面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应聘时注意穿着,气质要体现出作为女孩子自强、自立的一面。
4、女生,选好志愿
综上所述,女生有女生的优势,但是大家都去选这些语言、外语、公关、文秘等专业,录取时竞争就更激烈,每年像北外、上海外院的报名者中,女生居多,结果有些女生分数很高,却要落榜,这些院校情愿虚席以待,也不愿再多录女生,而有些专业,填报的女生却非常少。这是一对矛盾,女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细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