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有望揭晓 原型遗骨出土(图)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于 2012-12-24    已有  人阅读

  世界最著名油画《蒙娜丽莎》里的那名女性的微笑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一直是艺术界的一大谜团。现在意大利的美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他们即将揭开这个谜底,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可能是给著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当模特的那名女性的骸骨。

  据记载,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朗西斯科·戴尔·乔孔达的第二任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死后,就被埋在圣乌尔苏拉修道院,经过几次空欢喜后,现在该科研组认为,他们已经找到这位贵妇的遗骸。前电视制片人希尔瓦多·文森提是这个科研组的负责人,他们试图挖出盖拉尔迪尼的遗骸,并把它们送到意大利和国外大学,通过与已经确认的她的两名近亲的DNA结果比对,确定挖出的骸骨就是她的。如果得到证实,这些研究人员将能复原盖拉尔迪尼的真容。

  文森提表示:“一旦我们确定这些骸骨就是盖拉尔迪尼的,我们就能复原她的面部特征,误差幅度只有2%到8%。通过这么做,我们最终将能回答美术史学家无法回答的问题,破解达·芬奇的模特身份。”有关这幅77厘米×52厘米的画的争议已经持续数个世纪,大部分现代史学家赞成《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丽莎·盖拉尔迪尼的观点,盖拉尔迪尼的丈夫去世后,她成为一名修女。1542年7月15日在圣乌尔苏拉修道院去世,享年63岁。

  一个考古小组去年开始在被废弃的圣乌尔苏拉修道院进行发掘工作。首先他们必须挖掉表面一层厚厚的混凝土,因为在这之前,这里准备修建一座军营。

  他们很快就敲开了成功之门,发现一个被认为是盖拉尔迪尼最终安息地的地窖,随后不久又挖出一个女性大小的头骨。这颗头骨是在圣乌尔苏拉修道院最初的地面下大约5英尺(1.52米)处发现的,与之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很多其他人类肋骨和椎骨。由于资金不足,该科研组继续发掘的计划被迫暂停,不过他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又重新开始这项工作,并发现上面提到的骸骨。

  现在他们已经发现多具骸骨,但是该科研组认为,最新发现是他们期待已久的结果。他们清除1英尺(0.30米)厚的现代混凝土,揭掉一层90厘米宽的古老地砖后,获得最初的发现。文森提教授提及第一项发现时表示:“这是激动人心的新发展,这一发现与我们的记录和我们最初的研究相符。我们发现的这个地窖,在该修道院1495年的记录中提到过,可以穿过一个壁炉和与之相连的楼梯进入地窖。我们还从这些记录中了解到,1625年这里又有了第二个地窖,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

  出席这次发掘工作的还有娜塔莉亚·古西亚迪尼·斯特罗兹,她是盖拉尔迪尼的近亲,也是查尔斯王子和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密友。发现这颗头骨后她说:“能在这里太让人激动了,我没想到我会这么激动。我确信这就是丽莎·盖拉尔迪尼的最终安息地。”这并不是文森提第一次在工作中采用这些方法。去年他利用类似方法查找并确定另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卡拉瓦乔的骸骨。

  新闻背景

  原型是盖拉尔迪尼? 争议持续数个世纪

  《蒙娜丽莎》是法国政府拥有的一幅木板油画,这幅肖像画广为人知,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有关这幅77厘米×52厘米的画的争议已经持续数个世纪。大部分现代史学家赞成《蒙娜丽莎》的原型是盖拉尔迪尼的观点,然而,人们无法确定现在挂在巴黎卢浮宫里的那幅油画里就是她。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的著名微笑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原型可能是达·芬奇的长期助手卡罗蒂,据谣传也是达·芬奇的情人。其他美术史学家认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一幅手法高明的自画像。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以及身份和阶级地位。另外蒙娜丽莎的眉毛因化学反应而不见了,背景曾有蓝天。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83%,厌恶9%,恐惧6%,愤怒2%。

  “蒙娜丽莎”的传奇“一生”

  1974年

  《蒙娜丽莎》最后一次出国,在东京国家博物馆和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展出。

  1963年

  《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

  1956年

  有人向《蒙娜丽莎》投掷硫酸,画像的下半部分被损坏,相关的修复工作持续了数年。卢浮宫工作人员曾通过技术手段去除了该画上的一些陈年污斑,此举被认为对画本身有损害。

  1913年

  12月31日 《蒙娜丽莎》被重新运回巴黎卢浮宫。

  12月 《蒙娜丽莎》在意大利巡回展出。

  12月11日 盗窃者试图将《蒙娜丽莎》卖给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最后因此而被捕,《蒙娜丽莎》失而复得。

  1911年

  8月21日 《蒙娜丽莎》在卢浮宫中失窃。

  1804年

  《蒙娜丽莎》被请进了后来的长久栖身之地——巴黎的卢浮宫。

  1800年

  《蒙娜丽莎》落入拿破仑之手,拿破仑把这幅名画挂在了自己的卧室中。

  1789年

  法国大革命开始,《蒙娜丽莎》被藏在货仓中躲过了劫掠。

  16世纪30年代

  弗朗索瓦一世在枫丹白露宫一个半公开的画廊内首次向世人展示《蒙娜丽莎》。

  1519年

  67岁的达·芬奇在法国安博瓦城去世,《蒙娜丽莎》为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购得。

  1514年

  达·芬奇接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移居法国,《蒙娜丽莎》与他同行。

  1507年

  《蒙娜丽莎》创作完成。

  1503年

  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