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生课外学术研究为何“扎”不下去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于 2011-12-29 已有 人阅读
新闻回放:在近日结束的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大赛决赛中,哲学社科类的参赛作品大部分是本科生深入一线的调查与研究。然而,专家指出,目前这种深入一线的调研在文科类学生的学术科研中并不普遍。如何才能让文科生的课外调研深入实际问题,脚踏实地调查分析,成为高校师生关注的新话题。
文科生课外调研浮于表面
现实中,高校文科生参与课外学术调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过程中也存在走形式、摆样子、浮于表面、教育效果亟待提高等问题。
北京某高校法律系大二学生王明说:“现在网络很发达,几乎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因此,大学生们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对社会的关注也基本是通过网络。”
今年年初,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选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已经成为文科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其中,56.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的影响较大或非常大。同时,网络调查工具的出现,为大学生的社会调研活动提供了便利。学生仅需要设定调查问题,并在论坛或聊天室发布即可,足不出户,就可得到调研数据。
在搜索网站或大学论坛中,记者也发现,关于求助社会调研题目,索取调研结果的帖子不少。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杜浩然坦言,很多同学从小生活环境优越,不愿到环境艰苦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挑战杯”竞赛评审委员会人文社科类评委奚广庆说:“文科大学生不能‘坐而论道’,必须通过自身调查研究,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体验基层。在基层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传递新事物,并尝试解决新问题。”
课外调研也需要指导考核
“此次入围‘挑战杯’决赛的哲学社科类调研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选题过大、调查环节不够细致、方案的可行性差等。”奚广庆表示,学生科研活动质量的好坏,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从选题、立项,到实际调研或搜集资料时的指导和把关都很重要。
北京大学的一项入围作品——《从供求结合的视角看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是该校经济学院学生基于中国三省九县的调研及分析。北大经济学院的9位指导教师带领7名学生分批去了黑龙江、云南、湖南三省,对当地农民进行调查和“一对一”的访谈。
该作品的作者之一杜浩然坦言,在各地调研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推动,“学生自己去进行社会调研”很困难。据了解,为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北大经济学院将社会调研列入学生的必修学分中,派专门的导师指导学生完成题目和理论准备,并帮助学生联系调研目的地。
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高校为学生调研活动安排的指导教师仅仅只是挂个名,对学生的科研进展不闻不问,更不提供具体的辅导和帮助。奚广庆说:“学校和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做相关研究,并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在制度管理方面,有些高校将文科生学术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缺乏系统的管理与考核制度。
文科类调研渴望资金扶持
“历时4年,两次组团调研,51人参与实践,走访河南、安徽二省七市,发放问卷519份,个案访谈123例……”这是今年“挑战杯”终审决赛的入围作品——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对淮河沿岸6个癌症高发村水污染治理的调研报告。学生在调研中还联合当地环保组织,从日本引进生物净水装置,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使30余个村子的饮水问题得到缓解。这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研究成果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
然而,这样深入的调研也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虽然我们不需要实验室,但要到目的地搜集各种数据,其中交通、住宿、公关也需要很多钱。”某高校历史系本科生李哲说。
但是,一些高校在本科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和学术奖励的分配中,文科和理工科项目差距较大。以北京一所高校为例,其资助学生学术科研活动,理科每项资助5000元,文科则为3000元;优秀论文奖励研究经费中,理工科每项2000元,文科是1000元。“经费不足,直接导致文科生社会调研难以深入。”
对此,奚广庆指出,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学校的资金投入非常重要,是学生顺利进行学术调研的基本保障。还有专家建议,学校应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学生科研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