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必看:2011年高考六大新兴专业盘点(图)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1-03-17    已有  人阅读

  今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通过审批的140个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详细专业名单可参看《2011理科生专业志愿填报指南》),这些专业中多数都是从2011年开始招生。

  本批新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能源技术、新媒体等领域,其中物联网成最大热门,约一半的高校新专业都与物联网有关。这次公布的新专业名单中,除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能源经济、中国传媒大学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属于文科,其余均为理工科。这对广大理科同学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新专业的开设,无疑暗示了新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从本期开始,《高考金刊》将带着大家陆续走进它们: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南京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教育部
北京科技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江苏省
苏州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注: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后同

  回想起来,最早听到“纳米”这个名词还是上世纪90年代在初中物理课上。当时除了明确知道“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之外,其余的还统统停留在想象层面。纳米科技诞生之初,就被科学界认为是21世纪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科技领域。发展至今,虽然还未普及到大街小巷,但是它也已经走出了实验室——与大家最接近的,电脑主机里Intel开发的45纳米/60纳米CPU。而今年的世博会上,相信很多人也看到了一些面向未来的纳米技术的展示。

  纳米科技的内容包含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光子学、纳米检测与表征。而纳米材料与技术又是这些分支学科的共同交点,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基础。这一点,或许也是教育部决定将原来研究生阶段才有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在本科阶段开设的原因之一。

  纳米材料是新专业,可能有同学会担心这门专业的学习难度,其实国内不少高校的一些专业下已经开设了纳米材料或纳米技术类课程。没有被正式设立为专业是由于各高校在教学大纲、内容、结构上的差别,影响了纳米材料专业形成较统一的教学体系。可以想见,这专业学习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多困难。“此专业与我们学院原有的材料学有相通之处,但比材料学更专业,方向性更明确,这一点从课程设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付老师表示,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学习起来也是两部分(几乎所有专业都这样):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都要学习语文、外语等公共课程,同时,作为理工类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等肯定少不了,不过这些课程在大一时基本可学习完,大二、大三就会接触到一些材料类、纳米的专业知识。”据介绍,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课程包括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化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量子统计、材料表面与界定、纳米结构与性能、低维材料物理与技术基础、磁性材料等。

  就目前纳米科技整体发展状况而言,欧、美、日已大力发展多年,截至2007年初,美国已投入56亿美元用于纳米技术的研发,而日本每年用于纳米技术研究的投资也在5亿美元左右。国内的纳米科技研究刚开始不久,无论是科研水平以及与市场的契合度,与欧美日差距都还很大。但是差距大也意味着潜力、空间大,一旦纳米技术进入生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肯定会急剧上升。

  不过,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目前只是在5所高校试点开设,一来招生名额非常有限,二来录取分数不低,所以有意的同学应该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冷静考虑后再决定是否报考。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生物制药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教育部
中国药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武汉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山西医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江苏省
南京中医药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它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来分,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及医疗器械业,而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制药业更是被称为“朝阳中的朝阳”。

  2006~2008三年间,国内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4.06%、45.83%、21.81%。即使后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兴国家医药市场也表现得风光这边独好,生物制药市场则分外耀眼。在本文截稿日(10月21日)当天,股市中生物制药板块盘快速拉升,几支个股甚至出现涨停。

  尽管市场的活跃不一定表示专业的朝气,但行业的大环境好,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机会。

  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都算得上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门类之一。并且,由于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它也将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视。近几年,国内高校除临床医学外,基础医学类、护理学类的就业均不甚理想。不同的是,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形势是供不应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据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秘书长张淑芳介绍,我国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而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透过温总理的讲话,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生物制药行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正因为此,在上述种种因素下,为了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需要,为了令毕业生有较宽的就业机会和较强的竞争力,本科阶段的生物药学专业才应运而生。

  当然,并不是说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非得能选择药物研发这条路不可。毕竟,从事药品开发、研究的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相应的对学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有志加入生物制药行业的同学,应该随时做好考研深造的准备)。而从事生产质量保证等工作,对学历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依然很严格。相比之下,从事销售工作专业要求要低一些,更侧重销售能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南京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教育部
华北电力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东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河海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浙江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除了上述中的5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以及江苏大学也获准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包含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能源可再生、分布均匀(相对的,如石油这类传统能源的分布不均成为引发战争的问题根源)的特点,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发展新能源可以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新能源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向,促进新能源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今年以来,“新能源”频频迎来政策暖风:2月中旬,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为北京等13个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授牌;2月下旬,国家出台了年内在全国推广1亿只节能灯的财政补贴政策;3月下旬,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而此前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也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让新能源进一步走入大众生活的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行业利润。一连串政策的背后,表现出国家推广利用新能源的决心。

  有专家表示,新能源是金融危机给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是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重点。在如今经济仍低迷的时期,美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一旦成功,很有可能会主导未来的能源格局。从这个原因上讲,我国也必然会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加大力度。

  那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到底如何呢?据浙江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还比较小(2020年将达到21%左右),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至少还有一块价值几千亿元的“处女地”。据统计,在包括太阳能、风能以及能效节能的可持续能源投资中,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能效和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中国有广阔的空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太阳能、风能电站和供电公司等电力部门需要大量的后续人才,这些企业特别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迅速接手工作,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专业人士从事开发、生产和维护工作。

  大家还要注意的是,我国从事太阳能生产的企业较多,目前电池、组件等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今年1月,中科院也宣布了启动太阳能计划,这一计划突出了国家在太阳能利用上的决心。因此,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重点应该有所侧重。

 

 传感网技术

传感网技术传感网技术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交通运输部
大连海事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教育部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东南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黑龙江省
哈尔滨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隔离开来的。在网络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从目前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来看,不难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传感网,指的是将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是不是听上去有点似曾相识?没错,传感网又可以被叫做“物联网”。而传感网技术,正是物联网涉及的各项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项。

  传感网技术,主要由传感器、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具有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等功能。凭借这种技术,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各种环境、设施及内部运行机理等成为可能。如何理解“实时”一词,是弄清传感网技术概念的关键。举个简单的例子:手机、电脑等设备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地图、天气等资料,前提是这些资料必须已经存在于你所访问的服务器上。而传感网不同,如果你身处火灾现场,传感技术会通过周围已经布好的传感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为你制定出一条最佳逃生路线(这些可不是能事先能准备好的数据)。借助传感技术,消防员也不必挨个房间寻找被困的人,从而能更高效地灭火、施救。正因为这种特点,传感网技术被美国《技术评论》评为未来改变世界十大技术之首,并指出信息时代将从“网络就是计算机时代”进入到“网络就是传感器时代”。

  在无线传感技术方面,我国的研究几乎与发达国家是同步启动的,并且侧重方向也有所不同。本世纪初以来,国内的许多高校也掀起了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热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展了有关无线传感网络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因此,同学们大可不必因担心传感网技术这个新专业课程太难或者太新而不敢填报。

  其实,教育部开设传感网技术专业,除了响应国家政策以及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我国在传感网络这一块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模仿式应用为主体,应用效果体现不足;基础技术研究不足,标准制定进程缓慢……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未来几年内出现的传感网技术专业人才来解决。

  在民用方面(这也是同学们未来主要的就业阵地),传感网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等领域。国内从事传感网应用的大企业目前为数不多,小企业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这里不一一细说,只列举几家,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在专业学习中有所侧重,从而在将来就业时能更有优势。

  1. 北京鼎天软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已经承担扬州电子政务和扬州应急指挥系统;2.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工程,已经承担上海市内、外环智能交通工程;3. 嘉兴中科无线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在数字航道、城市应急系统、机场监控等方面有较好的技术背景。另外,沈阳东软、北大青鸟、亿阳信通等企业也传感网应用方面有所涉足,当前主要在电子政务方面,同时也在向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拓展。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教育部
大连理工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中国海洋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江苏省
南京师范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海洋的重要性是始终如一的。尤其在世界面临资源缺乏的压力下,海洋产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核心技术,在整个海洋技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发展迅猛,各种配套技术和装备呈日新月异变化态势,极大地推动了海洋开发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

  新设立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内容包括:海洋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海底采矿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化学、药物资源开发技术。由此可见,这个新专业的综合性非常强,它涉及的内容似乎是将以往的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药学等诸多学科整合到一起。

  难道这又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万金油”专业?我想,第一次看到的同学都会有这种想法。其实不然,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首先,这个专业的课程不是简单拼凑在一起的(海洋资源,确实包含着方方面面),每个方向都可以单独存在,并且有对应的就业市场;其次,我们更应该关注以往的海洋相关专业没有的新内容,如海洋油气、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洋能开发等,这些方向在国外已经是热门行业,有着相当不错的就业前景。

  海洋油气开发 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其产值已占世界海洋经济的60%。特别是当前的海上油气开发已经向深海延伸,更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1. 油气勘探技术;2. 深水海面采油技术;3. 水下作业技术。我国海洋油气产业10年中约增长18倍,2010年熔盛重工建造的亚洲第一艘3 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顺利出坞,也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海洋油气时代。

  海底采矿 大洋底散布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太平洋的储量约1.7万亿吨,锰、镍、铜、钴的储量分别为陆地的52、83、9、359倍。而且使大洋采矿成为一种产业,业界专家认为至少还需要20年,其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海水淡化 海水占地球上水量总体的97.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世界缺少淡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通过淡化海水取得淡水是人类的一个自然选择。

  海洋能开发 海水运动和温度、盐度的差异分布,蕴蓄着巨大的能量,温度差、盐度差、潮汐、海流均可被利用来发电。如今,潮汐能的开发已经达到了工业应用水平,而海流、盐度差等作为能源利用,由于技术问题仍未达到实用化、商业化水平。

  开发海洋对工程技术有高度的依赖性。辽阔的海洋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无疑为海洋工程技术(其中又以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导)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实践证明,没有海洋工程技术的创新或高技术的突破,就没有海洋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就不能充分开发海洋,也就不能实现海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是海洋大国,但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许多关键技术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依赖进口,以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深海技术装备制造业、深海采矿业等深海高技术领域,我们还有许多技术难以突破。一旦有所突破,势必带来巨大的产能。而实现突破的机会,就可能产生在你手里。同学们,如果你热爱海洋,并乐于奉献,那就赶快加入其中吧!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教育部
南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东北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山东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北京市
北京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除了上表中的5所学校,长春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也获准开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随着我国自然环境承载力下降与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需求和外贸出口迅速增长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的矿产资源总量已达60亿吨,对重要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已导致我国在石油、铁矿石等资源领域对外依存度超过50%,使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制于国际市场。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刘强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利用再生资源与原生资源相比,由于省去了矿山开采、烧结、冶炼等能耗大、污染重的生产环节,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可见,要改变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状况,就要充分重视对于废旧物资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主要包含两类:一是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再生资源利用,主要包括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前一类综合利用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利用量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第二类,伴随消费升级而来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如此看来,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也算是“产业升级催生新兴专业”的典型之一。该专业的诞生,旨在为社会培养循环经济、再生资源等领域的急需人才,满足“低碳经济、环保技术” 等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的需要。

  目前,美国的再生产业规模目前已达5 0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就业人数最多的支柱产业。2008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过8 000亿元。然而,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规模化利用程度不高;再生利用技术水平低,关键技术急需突破等。其中,技术水平的局限是关键。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它的“同胞兄弟”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比,更加重了对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南开大学为例,该校的资源循环专业主要教授学生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能源与低碳技术,资源—能源管理,环境经济等相关知识,涉及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培养学生的研究、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此外,教学计划涉及的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再生资源工程等主要专业实验均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现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而且,天津大学还将采用课程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可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中新生态城、天津子牙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单位实地学习,以增强自己对专业的认识和动手能力。凡此种种,都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优势。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