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工科
  • 隶属于:教育部 - 211工程
  • 国家重点学科:5个
  • 院士:9人
  • 博士点:71个
  • 硕士点:120个

奖励资助

  奖学金设置

  学校设有思源奖学金等各项奖学金30多种。2010-2011学年,在参评的10411名本科生中共有5196人次获各类奖学金,占参评人数的49.9%;实际获奖人数3819人,占参评人数的36.7%。共有796人次分别获得思源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

  2011年本科生部分奖学金情况:

  10名同学获得思源奖学金;(10000元/人,共10万元)

  140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共112万元)

  401名同学获得思源奖学金;(5000元/人,共200.5万元)

  5名同学获得思源奖学金;(3000元/人,共1.5万元)

  30名同学获得思源奖学金;(3000元/人,共9万元)

  困难生资助办法

  奖优助困

  2012年学校按照“三个全面”、“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强化落实“奖、贷、勤、助、补、减”资助体系的各项措施,资助与教育并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全面开展“教育活动月”和“能力建设月”系列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资助、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指导,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推进工作的精细化、人性化,全方位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我校“奖、助、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基本内容如下:

  一、奖学金

  学校设有思源奖学金等各项奖学金30多种。2010-2011学年,在参评的10411名本科生中共有5196人次获各类奖学金,占参评人数的49.9%;实际获奖人数3819人,占参评人数的36.7%。共有796人次分别获得思源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

  二、助学金

  助学金是国家、学校和社会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门设立的。获得较高额度的助学金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全年的生活费用。学校现有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助学金20余种,其中国家助学金生均3000元,分为4000元、3000元、2000元三档,学校专项助学金分为2000元和1000元两档,国家助学金和学校专项助学金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可兼得;社会助学金中最高额度为每年8000元。各项助学金已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三、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生源地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当地政府指定的银行办理贷款手续,还款年限最长为10年;一种是校园地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相关证明材料,入学后学校在合作银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统一办理,还款年限最长为毕业后6年。贷款申请金额每人每学年最高为6000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用支付任何利息,升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可申请贷款展期,毕业后2年内可只支付利息,4年内将贷款本金和利息全部还清即可。

  四、勤工助学

  学校现有勤工助学岗位1500多个,每学期有3000多名学生同时工作在不同的勤工助学岗位上,每位学生每月最多可获得400元补贴。学校已将勤工助学岗位建设成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实现了资助与育人工作相结合。2012年学校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勤工助学岗位和补贴标准,进一步与校外单位加强联系,增加勤工助学岗位,丰富勤工助学内容,让同学们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参与实践,提高素质和能力。

  五、困难补助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有各类困难补助,其中包括临时困难补助、交通补助、节假日补助等。学生个人或家庭出现临时困难时,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补助金额为500—1500元。在学校党委的倡导下,2004年成立的“思源助学金”,全校师生每年捐款注资一次,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学生因疾病、自然灾害原因等临时或突发事件带来的困难。

  六、减免学费

  减免学费主要面对受“西部助学工程”资助的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选工作在当地进行,凡得到“西部助学工程”资助的学生,学校均按文件精神对其进行学费减免。另外,学校还为孤、寡、残、烈等部分特殊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

  七、绿色通道

  学校每年在新生报到当天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绿色通道”。学生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暂不用交纳学费即可直接办理入学手续,学校每年有3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理入学手续。同时为每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价值300元左右的学习、生活用品。


  • [清空对比栏]
  •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