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够用,怎么破?
作者:小静姐 发布于 2016-09-29 已有 人阅读
高一党说:刚刚升入高中,学习科目很多,作业很多,感觉时间不够用啊;高二党说:高一没好好学,高二想提高各科成绩,时间安排不过来啊;高三党更是着急,每天有那么多知识要复习,那么多卷子要做,想把一天掰成两天来用啊!
人们都说,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没错,但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这24小时是如何利用的。作为学生党,你的24小时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一、时间都去哪儿了
小静姐粗略计算了一下(不准勿喷),我们每天花在睡觉、吃饭、娱乐、锻炼等的时间约14小时,那么剩余的都是学习时间,大约10小时。说起来倒是不少,但是这10小时中有效学习的时间为多少呢?
想想看,你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景:
* 一节数学课45分钟,你迷迷糊糊听懂了25分钟,中间分神了2分钟,导致剩余的18分钟似懂非懂;
* 一晚上一会儿做会英语,一会儿又拿起数学,最后语数英物政各看了30分钟,却没有完整地完成一门作业。
* 自习课时,你至少花了10分钟和同桌聊天;
* 在家学习时,你每10分钟就要看下QQ消息和朋友圈。
所以看似10小时的学习时间,能够有效利用的或许只有一半。因此,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时间没有被有效或高效利用。
二、如何高效利用时间?
1. 分清轻重,有缓有急
一天下来,各科都有作业,那么先做哪门作业呢?让我猜一猜,你是先做班主任的作业?或者哪个老师最严厉,就先做哪门作业?如果你总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的话,我会担心你把严厉老师教的科目越学越好,其他科目却越来越差。
建议:如果有的任务迫在眉睫,请先做最紧急的那一个;如果紧急程度差不多,请一定要做最重要的那一个。
这就需要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自己哪门科目最需要提高,哪门科目上花费的时间可以稍微少一些。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练习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自己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
2. 合理搭配,有零有整
午休时间打算背点政治问答题,可是班里比较乱,读了几遍也不知道自己读的什么,记不住。晚自习时间记会儿单词吧,记着记着大把时间都过去了。
建议: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安排时间,善于利用零散时间。
那些需要大量的理解、思考的东西,请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比如晚自习的大块时间。请将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题,比如午休前的小段时间。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滴水成河,一天当中我们的零散时间其实有很多,但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比如课间十分钟、等人、坐车的时间等。零散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零碎的、没有连续性的知识点。比如记单词、做几个语法练习题、弄懂一道数学习题、回忆一个化学实验等。有一个高考状元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时说到,他的10分钟课间分为343,3分钟复习上一节课内容,4分钟自由活动,3分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3. 一时一事,有始有终
上课的时候,你是不是突然想到昨天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开始和同桌小声闲聊起来?自习的时候,刚做了几分钟的数学,发现学不下去,就拿起英语作业,英语做了十分钟,又转向了物理,结果一个小时下来,什么都没有做成。
建议:不要让突然而来的想法、主意,影响手头上的事情;尽量完成一项工作才开始另一项,有头有尾。
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专心去做,不要主动或被动地随意打断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决定了要做什么作业的时候,最好能够尽量一次完成,再开始另外一项。否则很容易进入不了状态,在换来换去的过程中白白浪费时间。甚至有小伙伴说自己状态不好,等自己状态好了再去做吧。记住,状态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4. 适当休息,有劳有逸
有小伙伴喜欢晚上开夜车,熬夜看书做题到很晚,第二天白天上课总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迷迷糊糊的,最后课也没听好,觉也没睡好。这就叫看起来很努力,其实没什么成效。
建议:保持适当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充分利用时间,不是说放下饭碗立刻就要看书,也不是说把应有的睡眠时间都挤掉,一张一驰才是对的。研究表明,适当的休息能够让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增强我们的自制力,是高效学习的条件之一。而且,休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睡眠、闲谈、散步、娱乐、欣赏艺术等。
5. 总结回顾,日清日新
忙活了一天下来,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
建议:每天一个to-do list,记下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一项划掉一项,每晚学习结束进行总结。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拿出当天的to-do list对照,今天的目标任务你完成了吗?如果出现没完成的任务,反省一下,自己哪些时间没有利用好?哪些时间可以更加高效?同时,将没有完成任务可以顺延到下一天,并且第二天牺牲一些娱乐或休息时间,把任务补回来。
附:to-do list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