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学习方法详谈
发布于 2012-12-29 已有 人阅读
一、坚定信心,充分利用和分配时间
1.对自己学习政治要自信:
政治学习中的基础差异没有数理化等学科大;所学内容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比较密切;最后一年只要重视突出,肯下苦功容易见效果;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要消除对“政治”的反感及恐惧,对政治课无兴趣是学不好、考不好的。
2.要充分分配时间:
充分利用时间是考好各科的共性,也有政治科复习本身的特殊要求。在高三学年里学政治的时间应比高一、高二的时间多得多;特别是到了五、六月份,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至少应保证在保证1/4以上;考前几周甚至可以达到1/3—1/2(这是由政治科不同于中英数的独自特点决定的,政治科对基础的要求不像中英数那么高,在短时间内加强训练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去有人称政治“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大”,但在考前这一年及考前一、二个月内,要投入更多,否则是无效益可言的);每天复习政治(包括早上、下午及晚修、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应保障有1/6—1/5。
3.充分利用时间的另一要求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一切干扰(包括不正的班风、自己不良情绪、不当朋友、不良习惯等影响);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计划;讲究学习、复习方法,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虚心听从老师的引导,按部就班进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切忌自满、自以为是,一两次考试成绩不错就沾沾自喜,以为已经可以了,不再努力;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问老师,不要有思想负担。
二、抓好书本(基础)是关键
1.对课本内容要熟:
对课本内容要多看,看的遍数多,反复记忆多对课本内容就越熟,考起来速度才会快,准确性才会高。题目再难,也是与书本内容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书本的原理、观点熟,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反复多遍——这是最一般的学习规律,也是做题能多得分的最基本要领。
2.自己复习可分为每一轮几步走,多轮进行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第一步从宏观上熟悉相关内容的整体结构,相互联系——一定要对相关内容(可以是一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一本书中某部分的内容,如唯物论或辩证法部分的主要原理观点)进行归类整理,尽可能先脱离书本将其用网络框架等形式将结构图整理出——政治要背,在这里主要就是指背联系、背系统;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目录的章节编排很熟悉。第二步,在弄清总体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对课本内容进行细看,包括概念、事例、谚语、格言、关键字句、分析过程、分析依据、结论、重要意义、要求及错误观点、危害等等。然后第三步进行有选择性的整理理解记忆。
以上三步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将这几步有机联系起来,不能分割开来。在运用这种先面后点的理解记忆法完成了对课本内容(一轮复习,可以是一年的,也可以是三年五本书为一轮)后,再回过头来进入第二轮、第三轮……力争每一轮的整理与理解都有新的收获。看书不能光看不整理;光看不背,光整理不背;光看不作练习。
具体复习可以这样安排:每周(如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背经过整理归纳后的内容;每天睡前或下午晚饭后抽一点时间(如15分钟)将近一、两天复习的主要内容按条理进行记忆。总之,对归纳整理内容的记忆,要背得细、背得准、背得熟、背得巧。
三、掌握答题方法,训练、提高答题能力
1.答好主观性政治题的一般要求:
(1)字迹要端正、清楚,语言规范,尽量用政治(课)术语。
(2)要有层次,分好自然段,切忌答题不分段,留太多空白或将答案挤在答卷中间。
(3)答题必须遵循的一般步骤:
先审题,读清题意要求;思考题目与事件(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题目或事例所包含的有关原理及内容;对材料或事例进行分析(包括正确的依据、实行的必要性、重要性;错误的依据、危害等。在围绕反面的认识或做法时一般可采用的语句有:“我们要反对……克服……”、“在认识(理论、思想)上,分清……,在实践中克服……”、“不坚持……就会造成……危害”、“这题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说明……没有分清……没有看到……”、“在实践中会带来(导致、造成、影响)……”“题中提到的现象是暂时的,表面的”等等)
(4)要注重答题训练能力训练。
近几年来政治高考越来越灵活,要靠出高分,必须要具备相应能力(审题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考前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运用基本原理举一反三的能力,等等),能力越强,获取高分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在考前的这一年里,必须在平时注重答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如果在平时的复习中不重视答题训练,只是到了考试时才来审题、才来动笔,就可能会读不懂、读不全,可能会写不出、写不全,效果自然会差,这就像体育运动一样,任何一名获金牌的世界冠军,都是平时辛苦汗水的训练换来的。
平时多进行审题训练,要多将基本原理联系重大时事进行分析训练,平时训练就要把自己设定在一种高考实践状态中,争取做题又快又准。这样,各种答题的综合能力才会提高,如果不练或不认真的练,速度上不去,准确性也无保障。审题等能力没培养,想得高分只能是一种臆想。平时的小考、单元练习、模拟考等都要当成大考、正式考试,这是综合能力的实战训练,可以练心态、适应能力、速度、审题、笔头……
速度训练,要专心,自己限定时间完成整道或整套的练习,不要做一点又翻答案、翻书本。平时训练都当成正式高考一样,认真对待;高考时又当成平时练习一样,心理的适应、情绪的稳定,对解决一些即使是自己少见甚至没见过的题目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考前一个月左右,更要注意速度与心理的训练。考前一个月内,减少做题量,重点练速度与心理;考前一周内可热身一次,考前一段时间内最好减少或取消微观知识点的复习,重点从宏观上上把握知识系统。
平时训练的时候,特别是主观性题目要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同一个问题应从不同的知识点去考虑,尽量扩大答案所涵盖的知识面,这样得分点也就自然扩阔了。
2.怎样对付各种题型的政治题:
选择题:
具体来说,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下面就具体分析这两种题型答题的基本方法:
单项选择题:
1.仔细审题。
(1)审题干。就是把握住题干的规定性,包括题干所规定的选择方向、范围和程度等。这里特别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因为它是用来决定题干规定性的。如有的要求选对的,有的要求选错的;有的要求选原因,有的要求选结果;有的要求选本质,有的要求选现象等等。
(2)审题肢。要搞清楚各个题肢的确切含义,直至掌握各题肢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有这样,才能依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进行正确的鉴别。
例: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A、我国人民生活有很大提高B、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很大提高
C、剥削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D、我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这题的正确答案是C。A、B内容与题干无关,而D则是题干的结果。
2.正确分析题肢与题干的关系。
要运用所学知识,将题干与题肢一一相对照,正确分析题干与题肢的关系,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作出鉴别。可以分三步走:首先确定题肢本身是否正确,把那些本身错误的题肢先剔除掉;其次确定哪些题肢与题干有关,把那些虽然本身正确,但同题干无关的题肢剔除掉;第三是辨明哪些题肢是与题干相符的,只有题肢与题干相符才能选,仅仅是相关而不相符的或无关的都不选,这就需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例: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此题应选A。B是干扰项,有一定迷惑性,如果把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同最高国家机关的立法职能等同起来,就会造成误选。C项是行政机关,D项是司法机关,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不定项选择题
解答不定项选择题,除了上面所说的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中提到的仔细审题和排谬(把题肢本身是错误的排除掉)、排异(把题肢正确但与题干不吻合的排除掉)、排重(把题肢与题干简单重复的排除掉)、排倒(把题肢与题干因果要求颠倒的排除掉)外,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第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是正确解答不定项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求全面而有序,使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另一方面,对重点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忆之上,一定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理解,尤其要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相关知识的异同,力求融会贯通,既能在理解中加深记忆,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第二,掌握应有的答题技巧。其一,注意题干与题肢的必然联系,题肢本身正确的,不等于它与题干有必然联系,题肢本身错误的,不一定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仔细体察,切不可粗心大意。其二,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尤其是拿不定主意时,采用比较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常见的不定项选择题形式及答题时注意的问题:
1.理解说明型:题干中的导语多用“表现”、“说明”、“表明”、“对此正确理解”、“从以上分析看出”等等。解题时应把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看它们在内涵上是否一致,或外延上是否等同。
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和物质只有形式上的区别
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此题正确答案是C、D。A项虽然正确,但内涵上与题干的要求不一致。B项本身观点是错误的。
2.判断连接型:题干的导语一般有“是”、“是指”、“这就是说”、“这表现在”、“在于”、“有”等等。解题时应将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一一对照,而后做出判断。注意有时出现反向选择的情况,如“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等。
例:下列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国家依法打击“法轮功”邪教活动
D、国家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进行了调整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D。C是属于国家的政治职能,而不是宏观调控的内容。
3.因果关系型:考查“结果”的导语有:“为此”、“因此”、“所以”等,考查原因的导语有:“因为”、“主要是因为”、“根本原因是”等。解题要求同单项选择题此类型。
例:人们的感性认识应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B、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正确、可靠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有用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两个选肢本身就存在问题。
4.比较关系型:题干导语一般用“二者关系是”、“不同点在于”、“共同点是”、“内在联系是”、“区别是”等等。一定要分清题干中的导语,然后加以筛选。
例:各类银行的具体职能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基本业务:
A、吸收存款B、发放贷款C、办理结算D、经理国库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项内容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1.对自己学习政治要自信:
政治学习中的基础差异没有数理化等学科大;所学内容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比较密切;最后一年只要重视突出,肯下苦功容易见效果;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要消除对“政治”的反感及恐惧,对政治课无兴趣是学不好、考不好的。
2.要充分分配时间:
充分利用时间是考好各科的共性,也有政治科复习本身的特殊要求。在高三学年里学政治的时间应比高一、高二的时间多得多;特别是到了五、六月份,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至少应保证在保证1/4以上;考前几周甚至可以达到1/3—1/2(这是由政治科不同于中英数的独自特点决定的,政治科对基础的要求不像中英数那么高,在短时间内加强训练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去有人称政治“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大”,但在考前这一年及考前一、二个月内,要投入更多,否则是无效益可言的);每天复习政治(包括早上、下午及晚修、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应保障有1/6—1/5。
3.充分利用时间的另一要求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一切干扰(包括不正的班风、自己不良情绪、不当朋友、不良习惯等影响);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计划;讲究学习、复习方法,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虚心听从老师的引导,按部就班进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切忌自满、自以为是,一两次考试成绩不错就沾沾自喜,以为已经可以了,不再努力;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问老师,不要有思想负担。
二、抓好书本(基础)是关键
1.对课本内容要熟:
对课本内容要多看,看的遍数多,反复记忆多对课本内容就越熟,考起来速度才会快,准确性才会高。题目再难,也是与书本内容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书本的原理、观点熟,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反复多遍——这是最一般的学习规律,也是做题能多得分的最基本要领。
2.自己复习可分为每一轮几步走,多轮进行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第一步从宏观上熟悉相关内容的整体结构,相互联系——一定要对相关内容(可以是一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一本书中某部分的内容,如唯物论或辩证法部分的主要原理观点)进行归类整理,尽可能先脱离书本将其用网络框架等形式将结构图整理出——政治要背,在这里主要就是指背联系、背系统;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目录的章节编排很熟悉。第二步,在弄清总体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对课本内容进行细看,包括概念、事例、谚语、格言、关键字句、分析过程、分析依据、结论、重要意义、要求及错误观点、危害等等。然后第三步进行有选择性的整理理解记忆。
以上三步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将这几步有机联系起来,不能分割开来。在运用这种先面后点的理解记忆法完成了对课本内容(一轮复习,可以是一年的,也可以是三年五本书为一轮)后,再回过头来进入第二轮、第三轮……力争每一轮的整理与理解都有新的收获。看书不能光看不整理;光看不背,光整理不背;光看不作练习。
具体复习可以这样安排:每周(如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背经过整理归纳后的内容;每天睡前或下午晚饭后抽一点时间(如15分钟)将近一、两天复习的主要内容按条理进行记忆。总之,对归纳整理内容的记忆,要背得细、背得准、背得熟、背得巧。
三、掌握答题方法,训练、提高答题能力
1.答好主观性政治题的一般要求:
(1)字迹要端正、清楚,语言规范,尽量用政治(课)术语。
(2)要有层次,分好自然段,切忌答题不分段,留太多空白或将答案挤在答卷中间。
(3)答题必须遵循的一般步骤:
先审题,读清题意要求;思考题目与事件(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题目或事例所包含的有关原理及内容;对材料或事例进行分析(包括正确的依据、实行的必要性、重要性;错误的依据、危害等。在围绕反面的认识或做法时一般可采用的语句有:“我们要反对……克服……”、“在认识(理论、思想)上,分清……,在实践中克服……”、“不坚持……就会造成……危害”、“这题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说明……没有分清……没有看到……”、“在实践中会带来(导致、造成、影响)……”“题中提到的现象是暂时的,表面的”等等)
(4)要注重答题训练能力训练。
近几年来政治高考越来越灵活,要靠出高分,必须要具备相应能力(审题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考前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运用基本原理举一反三的能力,等等),能力越强,获取高分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在考前的这一年里,必须在平时注重答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如果在平时的复习中不重视答题训练,只是到了考试时才来审题、才来动笔,就可能会读不懂、读不全,可能会写不出、写不全,效果自然会差,这就像体育运动一样,任何一名获金牌的世界冠军,都是平时辛苦汗水的训练换来的。
平时多进行审题训练,要多将基本原理联系重大时事进行分析训练,平时训练就要把自己设定在一种高考实践状态中,争取做题又快又准。这样,各种答题的综合能力才会提高,如果不练或不认真的练,速度上不去,准确性也无保障。审题等能力没培养,想得高分只能是一种臆想。平时的小考、单元练习、模拟考等都要当成大考、正式考试,这是综合能力的实战训练,可以练心态、适应能力、速度、审题、笔头……
速度训练,要专心,自己限定时间完成整道或整套的练习,不要做一点又翻答案、翻书本。平时训练都当成正式高考一样,认真对待;高考时又当成平时练习一样,心理的适应、情绪的稳定,对解决一些即使是自己少见甚至没见过的题目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考前一个月左右,更要注意速度与心理的训练。考前一个月内,减少做题量,重点练速度与心理;考前一周内可热身一次,考前一段时间内最好减少或取消微观知识点的复习,重点从宏观上上把握知识系统。
平时训练的时候,特别是主观性题目要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同一个问题应从不同的知识点去考虑,尽量扩大答案所涵盖的知识面,这样得分点也就自然扩阔了。
2.怎样对付各种题型的政治题:
选择题:
具体来说,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下面就具体分析这两种题型答题的基本方法:
单项选择题:
1.仔细审题。
(1)审题干。就是把握住题干的规定性,包括题干所规定的选择方向、范围和程度等。这里特别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因为它是用来决定题干规定性的。如有的要求选对的,有的要求选错的;有的要求选原因,有的要求选结果;有的要求选本质,有的要求选现象等等。
(2)审题肢。要搞清楚各个题肢的确切含义,直至掌握各题肢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有这样,才能依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进行正确的鉴别。
例: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A、我国人民生活有很大提高B、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很大提高
C、剥削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D、我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这题的正确答案是C。A、B内容与题干无关,而D则是题干的结果。
2.正确分析题肢与题干的关系。
要运用所学知识,将题干与题肢一一相对照,正确分析题干与题肢的关系,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作出鉴别。可以分三步走:首先确定题肢本身是否正确,把那些本身错误的题肢先剔除掉;其次确定哪些题肢与题干有关,把那些虽然本身正确,但同题干无关的题肢剔除掉;第三是辨明哪些题肢是与题干相符的,只有题肢与题干相符才能选,仅仅是相关而不相符的或无关的都不选,这就需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例: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此题应选A。B是干扰项,有一定迷惑性,如果把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同最高国家机关的立法职能等同起来,就会造成误选。C项是行政机关,D项是司法机关,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不定项选择题
解答不定项选择题,除了上面所说的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中提到的仔细审题和排谬(把题肢本身是错误的排除掉)、排异(把题肢正确但与题干不吻合的排除掉)、排重(把题肢与题干简单重复的排除掉)、排倒(把题肢与题干因果要求颠倒的排除掉)外,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第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是正确解答不定项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求全面而有序,使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另一方面,对重点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忆之上,一定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理解,尤其要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相关知识的异同,力求融会贯通,既能在理解中加深记忆,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第二,掌握应有的答题技巧。其一,注意题干与题肢的必然联系,题肢本身正确的,不等于它与题干有必然联系,题肢本身错误的,不一定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仔细体察,切不可粗心大意。其二,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尤其是拿不定主意时,采用比较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常见的不定项选择题形式及答题时注意的问题:
1.理解说明型:题干中的导语多用“表现”、“说明”、“表明”、“对此正确理解”、“从以上分析看出”等等。解题时应把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看它们在内涵上是否一致,或外延上是否等同。
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和物质只有形式上的区别
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此题正确答案是C、D。A项虽然正确,但内涵上与题干的要求不一致。B项本身观点是错误的。
2.判断连接型:题干的导语一般有“是”、“是指”、“这就是说”、“这表现在”、“在于”、“有”等等。解题时应将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一一对照,而后做出判断。注意有时出现反向选择的情况,如“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等。
例:下列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国家依法打击“法轮功”邪教活动
D、国家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进行了调整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D。C是属于国家的政治职能,而不是宏观调控的内容。
3.因果关系型:考查“结果”的导语有:“为此”、“因此”、“所以”等,考查原因的导语有:“因为”、“主要是因为”、“根本原因是”等。解题要求同单项选择题此类型。
例:人们的感性认识应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B、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正确、可靠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有用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两个选肢本身就存在问题。
4.比较关系型:题干导语一般用“二者关系是”、“不同点在于”、“共同点是”、“内在联系是”、“区别是”等等。一定要分清题干中的导语,然后加以筛选。
例:各类银行的具体职能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的基本业务:
A、吸收存款B、发放贷款C、办理结算D、经理国库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项内容是中央银行的职能。